Newspaper & Short Articles
-
28 Jun 2024
觀點: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爭議再探 | 明報
顏妙融、鄭正賢: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爭議再探 刊載於《明報》,2024 年 6 月 28 日 顏妙融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研究) 鄭正賢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執行主任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7%80%E9%BB%9E/article/20240628/s00012/1719506164938
-
21 Jun 2024
觀點:冷凍卵子的倫理爭議初探 | 明報
顏妙融、鄭正賢:冷凍卵子的倫理爭議初探 刊載於《明報》,2024 年 6 月 21 日 顏妙融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研究) 鄭正賢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執行主任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7%80%e9%bb%9e/article/20240614/s00012/1718296423487
-
14 Jun 2024
觀點:女性凍卵 是否應對人口老化良方 | 明報
顏妙融、鄭正賢:女性凍卵 是否應對人口老化良方 刊載於《明報》,2024 年 6 月 14 日 顏妙融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研究) 鄭正賢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執行主任 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8%a7%80%e9%bb%9e/article/20240614/s00012/1718296423487
-
12 Apr 2024
HKCFP 22nd Medical Humanities Interest Group Meeting – 3 February 2024 (Saturday) FP Links
HKCFP 22nd Medical Humanities Interest Group Meeting – 3 February 2024 (Saturday) in FP links March 2024 issue, p.21 Topic: Medical Humanities in the HKU …
-
12 Mar 2024
醫理:本港傳病媒介疾病——積極防蚊守健康 | am730
本港傳病媒介疾病——積極防蚊守健康 刊載於《am730》,2024 年 3 月 11 日 蚊子不但擾人,還可傳播嚴重疾病。氣候變化擴大了病媒蚊種的活動範圍,增加瘧疾、寨卡病毒等疾病的輸入風險。因此,了解傳病媒介疾病的風險、病徵和預防方法對保障市民健康至關重要。 在本港,登革熱和日本腦炎的主要病媒蚊分別是白紋伊蚊 (Aedes albopictus) 和三帶喙庫蚊 (Culex tritaeniorhynchus)。叮咬過感染病毒宿主的雌蚊會帶有病毒,並透過叮咬其他人將病毒傳播。 登革熱的病徵與流感相似,包括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噁心、嘔吐及出疹,潛伏期為4至7天。有些患者沒明顯病徵,有的則病徵輕微,如只有發熱及出疹,多在一周內康復;但若染上重症登革熱 (又稱登革出血熱),則可導致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日本腦炎由過濾性病毒引起。患者一般在被蚊子叮咬5至15天後出現病徵,包括發高燒、頭痛、頸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抽筋、痙攣性癱瘓等,甚至死亡。約三成重症病例是致命的,許多康復者亦可能出現長期的神經系統問題。 以下方法可避免蚊傳疾病:一、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 (DEET) 或派卡瑞丁 (picaridin) 等有效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兒童及孕婦須注意驅避劑的濃度)。二、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進行戶外活動;並穿上完全遮蓋足部的鞋往叢林地區。使用行人徑,避免穿過草叢或樹叢,並在空曠的地方休息。三、定期為花瓶換水、清理花盆底積水及修剪植物。同時,緊蓋貯水器皿,妥善處理垃圾及蓋好垃圾桶,以防蚊蟲滋生。最後,如須到傳病媒介疾病流行的地區,應在出發前兩個月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接種相關疫苗或服用預防藥物,晚上則盡量使用便攜式蚊帳。如外遊後身體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旅程中曾否被蚊叮咬等細節。 Dr …
-
4 Mar 2024
醫理:踏著歷史的軌跡 | am730
踏著歷史的軌跡 刊載於《am730》,2024 年 3 月 4 日 醫學發展的歷史不僅揭示其演變,從過去的某些片段,還可看到社會的變遷。許多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都是由人類創造,再經歷長時間演變而成。盡管香港的土地面積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醫學的史蹟卻俯拾皆是。 以古鑑今,歷史其實提供很多有趣的資料,然而大部分醫科生是理科出身,對歷史的興趣相對不大,要讓他們學懂從歷史看未來,先要提升他們對醫學歷史的興趣。港大醫學院採取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讓學生親自參觀香港醫學史蹟徑,藉著走進過去和現在,了解本港醫學的發展,為迎接未來的醫療挑戰作更好準備。 醫學史蹟徑的參觀路線包括位於半山堅巷的香港醫學博物館,其前身是病理檢驗所。學生還會走過部分太平山醫學史蹟徑,看看全港第一輛救護車的停泊點及目前已成為休憩公園一隅的香港華人西醫書院舊址等。 在短短的導賞中,沒有走過的史蹟還有許多。沿著孫中山先生在港習醫的足印,還可發掘到由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首任院長白文信醫生在薄扶林創立的牛奶公司牧場,為當時的市民提供廉價、安全而衛生的牛奶。牧場後來更一度間接讓本港成為亞洲最大的牛痘疫苗出口地之一。而在堅尼地城巴士總站外的東華痘局拱門和奠基石也是本港傳染病的歷史見證。 與醫療相關的史蹟其實不局限於香港開埠初期繁華的港島區:位於九龍的雷生春樓揭示了當年中醫比西醫發達的一段歷史;饒宗頤文化館和翠雅山房亦曾經是一所傳染病院和精神病醫院。史蹟給我們一個說故事的載體,如果能好好善用這些珍貴的資源, 開發不同的導賞路線,可以提升大眾對香港醫療發展的認知,也讓歷史變得有趣。 陸寶玲博士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8%B8%8F%E8%91%97%E6%AD%B7%E5%8F%B2%E7%9A%84%E8%BB%8C%E8%B7%A1/434229
-
27 Feb 2024
醫理:這個房間不太冷——醫院殮房中的生命教育| am730
這個房間不太冷——醫院殮房中的生命教育 刊載於《am730》,2024年2月26日 筆者在醫學院發展醫學人文教育逾十年,最欣賞的是在醫院殮房中開展的醫學人文課。課程導師陳醫生每天都在一間寒冷的「病房」工作。 陳醫生畢業於港大醫學院,專科是解剖病理學,每天負責解剖遺體及分析細胞樣本。入行近30年、解剖過數百具失去了生命表徵的病人遺體,陳醫生坦言:「周而復始,年輕時曾感到麻木和倦怠,工作似失去了意義。」 迷惘之際,陳醫生在殮房遇上一位「白衣天使」,令他對工作有新的體會。「有天我在會議室,忽然從停屍間傳來一把聲音說:『伯伯,我是醫生,現在來幫你縫合傷口。』」原來這位長者生前進行了開腹手術,遺憾在住院期間傷口還未完全縫合便離世了。外科醫生答應過伯伯家人為他縫合傷口,故此到殮房兌現承諾。 「伯伯,縫合好了!」外科醫生最後這樣說。陳醫生看在眼裏,有所覺悟。「我曾解剖無數遺體,卻從未這樣用心對遺體表達『尊重』,因為我以前覺得自己只是在醫『死』,而生命離我很遠。」當刻,陳醫生悟出要以「無分別」的平等心對待在生或已離世的病人,並從此致力發展以「生死兩相安」為本的殮房服務。 十年來,陳醫生及瑪麗醫院殮房團隊一直與醫學院合辦生命關懷工作坊,安排醫科生親身到殮房參觀,學習醫護人員對家屬及遺體的應有尊重。至今,已有逾千位醫科生曾參與由殮房團隊設計的體驗式學習,從中反思如何陪伴逝者、支援喪親家屬。 道,由人自創。只要用心,一間充滿凍櫃、滿是愁容的房間,亦可以光照未來杏林。 全因殮房團隊在專業中注入人文關懷的溫度,令這個房間不太冷。 作者感謝瑪麗醫院組織及細胞病理部顧問醫生陳雙煒、殮房主任潘俊傑。 王琦森先生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9%80%99%E5%80%8B%E6%88%BF%E9%96%93%E4%B8%8D%E5%A4%AA%E5%86%B7-%E9%86%AB%E9%99%A2%E6%AE%AE%E6%88%BF%E4%B8%AD%E7%9A%84%E7%94%9F%E5%91%BD%E6%95%99%E8%82%B2/432360
-
19 Feb 2024
醫理:換位思考 建立同理心 | am730
換位思考 建立同理心 刊載於《am730》,2024 年 2 月 19 日 誰能想像行動不便的病人去看醫生,乘搭交通工具及等候升降機已是兩、三小時以上的事,但見醫生的時間卻不夠十分鐘,還未計算在候診室輪候的時間;有低收入人士有病不求醫,不是因為醫藥費,而是擔心停工一日減少收入,甚至可能被上司警告怠工,因此不敢請假就醫……種種原因將「有病應該看醫生」的「應該」變成「無奈」。社會上弱勢社群在尋求醫療服務時面對許多困難,要讓年輕力壯的醫科生了解他們的需要並不容易。 同理心可引導醫生提供人性化的醫療服務,但要培養同理心卻是知易行難,純粹於課堂上討論未必有成效。最近有一群熱心的港大醫科生主動請纓,設計了一套換位思考的桌上遊戲,透過模擬弱勢社群的角色並為他們做決策,讓參與遊戲的學生可以換位思考,體會弱勢社群的處境並考慮其感受及需要,探討不同弱勢社群面對的醫療挑戰,繼而透過討論,反思日後行醫時應如何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 換位思考,是體諒他人、建立同理心的重要指標。藉著參與桌上遊戲,醫科生可代入不同角色,從而練習以他人的立場表達感受。醫科培訓會以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有機會換位思考,討論有爭議性的題材,建立正面應對的勇氣,成效有時更為顯著。 陸寶玲博士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6%8F%9B%E4%BD%8D%E6%80%9D%E8%80%83-%E5%BB%BA%E7%AB%8B%E5%90%8C%E7%90%86%E5%BF%83/430602
-
5 Feb 2024
醫理:超級惡菌 | am730
超級惡菌 刊載於《am730》,2024 年 2 月 5 日 在人口稠密的城市,抗藥性細菌的傳播可帶來嚴重影響——輕微割傷、進食未煮熟食物,甚或接受化療或手術前需服用抗生素以預防細菌感染的病人,抗菌素耐藥性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 皆有可能增加他們細菌感染的風險,嚴重更會危及生命。世衛已把抗菌素耐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公共衞生威脅之一,反映問題的嚴重。 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不斷變種,出現抗菌素耐藥性,用以治療的藥物就會失去效用,令治療變得困難,甚至無藥可醫。不適當或過度使用抗菌素(包括抗生素)會加劇耐藥性情況,因此市民應正確使用和處理剩餘的抗生素。除了共同落實政府制定的「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2023-2027)」,也可透過以下方法減緩抗菌素耐藥性問題。 首先,抗生素主要治療細菌 (bacteria) 感染,並不適用於由病毒 (virus) 引起的傷風、流感和咳嗽。此外,不同種類的抗生素針對不同細菌而設,切勿在沒有醫生處方的情況下擅自購買和服用。同時應遵照醫生指示服用,即使病情好轉,也必須完成整個療程,以完全殺滅體內細菌,避免細菌產生抗藥性。 另外,切勿非法銷售或與他人共用抗生素,也不應在未經許可的藥房或在網上胡亂購買藥物,以免服下假冒或含有危險成分的藥物而有損健康。我們亦不應將人類與動物的抗生素交換使用。 最後,不當處置未使用或過期的抗生素不僅影響環境及社區健康,還可能製造「超級惡菌」。然而,本港目前缺乏安全處理過期藥物的措施,因此社會必須制定長遠計劃,確保過期藥物能獲適當處理。我們也應從源頭着手,市民如非必要,應避免服用抗生素。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可避免公共衛生危機,確保抗生素持續有效,從而保障下一代的健康。 Dr Ria Sinha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講師 …
-
29 Jan 2024
醫理:冷凍卵子的利與弊 | am730
冷凍卵子的利與弊 刊載於《am730》,2024年1月29日 現今社會不少女士出於各種原因,如教育程度、職業背景或伴侶問題而延遲生育。然而,隨著女性年齡增長,懷孕的機率也會愈來愈低。為了確保不會因晚婚而遇上生育問題,保存生育能力已成為女性關注的重要議題。 冷凍卵子技術的出現為女士帶來希望,為她們日後生育作準備。事實上,保存生育能力的冷凍技術已發展了數十年,起初是為癌症患者而設。由於化療或放射治療有可能損害患者的生育能力,因此醫生普遍會建議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先冷凍保存健康的精子或卵子,以便日後在合適的時候使用。 冷凍卵子的做法引起了一些倫理與道德的討論。例如我們應該如何決定女性凍存卵子的年齡限制,以及卵子能保存多久?哪些人有資格使用這些冷凍卵子?偶爾有新聞報道提到,有經歷更年期的女性利用自己年輕時期凍存的卵子,或使用捐贈的卵子,透過人工生殖技術來懷孕。目前,全球紀錄最高齡的孕婦是一位74歲的印度女性,她使用捐贈的卵子配合試管嬰兒技術成功懷孕,並剖腹誕下雙胞胎。然而,印度社會對於這些高齡產婦所生下的孩子可能面臨的健康與心理發展問題表示擔憂。因此,在2022年6月,當地立法機構通過一項新法律,禁止50歲以上女性接受試管嬰兒治療。 至於如何處理和管理這些冷凍卵子,同樣是關鍵問題。棄置的冷凍卵子可否捐獻供科研使用,或者被允許販售?這涉及到卵子的擁有權和私隱問題,以及對冷凍卵子儲存機構和流程的監督管理。因此,政府需要釐清倫理道德問題和訂立完善的法律框架,以規範冷凍卵子的使用、轉讓和棄置等事務。 顏妙融博士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研究)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5%86%B7%E5%87%8D%E5%8D%B5%E5%AD%90%E7%9A%84%E5%88%A9%E8%88%87%E5%BC%8A/425934
-
22 Jan 2024
醫理:看見醫護的眼淚 | am730
看見醫護的眼淚 刊載於《am730》,2024年1月22日 專業醫護人員會在醫院裡哭泣嗎?於1997年在澳洲悉尼3間教學醫院以及新南威爾斯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五成七醫生、七成六護士及三成醫科生表示自己曾在醫院工作環境中哭過至少一次。受訪者在工作環境中落淚的主因,緣於對垂死病人及其家屬所經歷的苦難產生共鳴。 過去,筆者曾引入虛擬實境技術,讓醫科生以家屬視角感受癌症病人的照顧。當時,有幾位曾經歷摯親離世的醫科生,因受故事觸動而在課堂上落淚。其中一位同學跟我們分享自己與患癌祖母的一張合照:有次這位學生穿上白袍到醫院實習時,剛好被分配到「嫲嫲」住的病房工作。合照中流露長者對孫兒成才的欣慰與喜悅,但亦可隱約感受到年輕人的一絲不捨。對離世祖母的思念,轉化成了這位醫科生當下努力學習人文關懷的動機。 醫護的工作會接觸到病人死亡,有時難免會觸景傷情、勾起自己對生離死別的回憶;同時,醫科生在專業生涯中面對老、病、死的態度,往往會受喪親經驗影響。醫護人員固然要療愈眾生傷悲,但卻不要忘記「眾生」亦包括自己。 當時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這一幅「嫲孫合照」,促成了今天醫學人文課程改進的契機:今年港大醫學院在醫科課程加入有關醫護專業人員面對哀傷的課,由一位資深善別輔導社工以過來人身份講述自己分別在日常工作與摯親離世時面對哀傷的經驗,以此勉勵同學們日後在面對病人離世時,亦請記得關顧白袍下或會落淚的自己。 為成大器、陪伴病人和家屬度過生死,先要好好接納自己的傷悲。 作者感謝故事中的嫲孫二人,以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執業講師田芳女士。 王琦森先生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7%9C%8B%E8%A6%8B%E9%86%AB%E8%AD%B7%E7%9A%84%E7%9C%BC%E6%B7%9A/424305
-
15 Jan 2024
醫理:外判生仔 | am730
外判生仔 刊載於《am730》,2024年1月15日 不少國家近年出生率持續偏低,人口結構老齡化,各地政府正思考如何提高生育率。有立法會議員提議檢視現時政策,允許本地已婚夫婦尋求代孕(surrogacy)。代孕是指由另一名女士代替別人家庭懷孕產子。然而,作為一種輔助生育科技,代孕在倫理、法律和社會等多個層面備受爭議。目前,本港法律只允許已婚婦女在面臨自身無法自然懷孕、分娩及生育的情況下,才可尋求非商業代孕。 科技的進步為不育夫婦解決了許多從前束手無策的問題。亦有部分女性視代孕為一種生活選擇,基於工作繁忙或擔憂生育影響身材等理由,把生育「外判」給第三方。事實上,這些例子在西方國家屢見不鮮,在亞洲也漸趨普遍。科技為不育夫婦組織家庭和生育帶來曙光,但同時也引發倫理問題和社會隱憂。 2014年,一名泰國代母為一對不育的澳洲夫婦誕下龍鳳胎,但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嬰兒患有唐氏綜合症。事實上,在泰國代母懷孕4個月時,醫生已發現其中一個胎兒有健康問題。夫婦要求代母墮胎,只保留健康的胎兒,可是代母因佛教信仰而拒絕墮胎。最終,夫婦選擇只帶走健康的女嬰,把患有唐氏綜合症的男嬰遺棄給代母,事件引起國際譁然。 這個案例揭示了商業代孕中代母可能面臨的不平等待遇、買賣身體、精神與身體負擔等問題,亦成為改革法律的契機,促使泰國當局禁止海外人士以商業性質「買賣子宮」,以避免剝削當地女性。此案例亦提醒我們,在討論以商業或非商業方式開放代孕以提高出生率是否可取之前,應同時考慮當中的倫理或道德問題。 顏妙融博士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研究)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5%A4%96%E5%88%A4%E7%94%9F%E4%BB%94/422946
-
9 Jan 2024
醫理:《白日之下》與白袍之下 | am730
《白日之下》與白袍之下 刊載於《am730》,2024年1月8日 近日,取材自院舍虐待長者事件的電影《白日之下》上映,內容講述主角在捍衛院友尊嚴與公義時遇到的挫敗與無力感。故事中一位院舍職員平時表現冷漠、抽離、疲憊,卻原來一直是位明辨是非、內心承受著極大掙扎及羞愧的吹哨者。 道德困擾(moral distress)是醫護人員常經歷的「苦楚」,當事人明知何為正確的選擇,但礙於制度或環境局限而無法付諸實行。道德困擾除了影響精神健康,更會引發慢性痛症、頭痛、疲憊及失眠等症狀。2016年中大陳裕麗教授的一項本地調查發現,急症醫院環境中護士的道德困擾,主要緣於為遵從上級指示或家屬意願而向病者提供無效醫療,及目睹病人因而未能獲得最佳照顧所引起。 身為醫護人員,卻無法如自己期望般維護病者的最大利益,箇中的內疚及無力感有機會釀成公營醫療系統的人才流失。電影裡,一位曾在「問題院舍」工作的保健員,因感到洩氣而轉行到快餐店任職;現實中,2017年加拿大一項研究亦顯示,多達四分一內科駐院醫生曾因道德困擾而考慮放棄臨床職位。道德困擾有別於一般工作壓力,難以單靠靜觀等可提升復原力的方法來解決。 要緩解這個困局,可從教育入手:醫學倫理課在討論吹哨行為(whistle-blowing)中的道德判斷時,也應涵蓋吹哨者所面對的心理掙扎與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同時,培育醫護人員專業素養及人文關懷的教學不應只停留於表層的同理心訓練,而更須引導學生探討醫療團隊中可能出現的敵意工作環境(hostile workplace)、道德困擾等現實挑戰,藉此反思當身處惡劣環境時,如何能夠好好栽種自己的「心地 」。 致正在堅守信念的你。 王琦森先生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7%99%BD%E6%97%A5%E4%B9%8B%E4%B8%8B-%E8%88%87%E7%99%BD%E8%A2%8D%E4%B9%8B%E4%B8%8B/421544
-
4 Oct 2023
Post-Covid pandemic of loneliness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needs attention | SCMP
Post-Covid pandemic of loneliness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needs attention | SCMP In more ways than one,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specifically affect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hey …
-
7 Aug 2023
醫健寶庫:迷幻藥物治療會否成合法精神健康治療? | 東方日報
醫健寶庫:迷幻藥物治療會否成合法精神健康治療? 隨着全球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精神科醫生和研究人員重新審視迷幻藥的臨床應用。目前有超過200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評估迷幻藥對治療抑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成癮等精神疾病的成效及安全性。 根據2022年一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單一迷幻藥治療對抑鬱症患者有顯著成效。該項測試涉及10個國家的233名患者,當中30%的抑鬱症患者在單次治療後症狀迅速得到改善,並有效維持3星期。 這並不是迷幻藥物治療首次在精神醫學領域尋求立足之地。在1950年代,迷幻藥曾應用於心理治療,以及輔助治療酗酒和抑鬱症等。儘管當時有逾1,000篇相關的科學論文發表,但在1960年代中期,這些藥物被視為娛樂和享樂主義的象徵,導致科學界對其效用缺乏關注。 迷幻藥雖可放大正向情緒,但也可能加劇負面情緒,如恐懼、焦慮和絕望,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風險。因此,美國和澳洲等國家不允許患者將迷幻藥帶回家,患者必須在密切監測下接受藥物治療。治療師非常重視在藥物治療前後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治療,以協助他們處理心理上的挑戰,促進復原。 澳洲准醫生處方 全球首例 在2023年7月,澳洲成為全球首個批准合資格精神科醫生處方指定迷幻藥的國家,但有關治療的費用高昂,預計一次藥物治療配合數次心理治療約需港幣7.5萬至13萬元不等。 科學家表示,靜觀和冥想練習可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引導患者思想,提升治療效果,而冥想在中國歷史悠久,可能有助迷幻藥物治療的臨床研究。雖然迷幻藥可輔助心理療法或靜觀療法,但不應取代它們。事實上,在沒有適當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帶來嚴重風險。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嚴謹的研究來審視迷幻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功效,以制訂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Dr Alex Gearin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醫健:醫健寶庫:迷幻藥物治療會否成合法精神健康治療?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805-0805_00176_251/
-
1 Aug 2023
醫健寶庫:虛擬實境 讓醫科生親歷家屬哀傷 | 東方日報
醫健寶庫:虛擬實境 讓醫科生親歷家屬哀傷 疫情期間,社交距離政策和醫院隔離措施都間接加劇了臨終病人照顧者的壓力以及喪親的悲痛。去年,本港一名照顧者因不忍患末期肺癌的妻子慘受病痛折磨,涉嫌在妻子同意下協助自殺。當時,被告親自撰寫的一封求情信詳述了他作為照顧者對太太的愛、愧疚與哀傷,令人動容。 預期性哀傷(anticipatory grief)是指家屬由獲悉其至親病情將不可逆轉、而將要面對死亡時所表現的哀傷,包括情緒、生理、認知和行為各方面。上述照顧者當時反覆自責未有及早發現妻子病情,以至想像妻子「要喺醫院一個人離開」而生的惶恐,其實都屬於預期性哀傷的普遍現象。 這位家屬難以撫平的悲痛,令我矢志加強對港大醫科生同理心的培訓。幾年前,美國一對父母在兒子患腦癌期間開發了一款自傳式的虛擬實境,運用病人生前的錄音並以敍事方式,立體地重現家庭在面對5歲兒子臨終前後的悲痛。 嘗試體會椎心之痛 今年,港大醫學院將這軟件融入醫學人文的課堂中,讓學生透過有血有肉的虛擬實境,代入照顧者的視覺,一邊努力給予兒子希望, 一邊壓抑心中的絕望與自責,照顧日益憔悴的病童。至今,已有30多位醫科生以此親身體會末期病人家屬的椎心之痛。 醫生在白袍下也是凡人,在面對病人離世時同樣會感到無助、哀傷。記得課堂上共同經歷完這個約一小時的虛擬實境後,不少同學都眼泛淚光。「因眾生苦,所以大悲;因為大悲,所以大願」—— 在課後的討論環節,我鼓勵同學們接納自己白袍下的哀傷情緒,並與他們討論如何將當天的傷感,轉化為他日行醫時實踐人文關懷的動力。 作者感謝香港大學教學發展補助金資助,以及每位在課堂上慷慨跟我分享自己故事的醫科生。 王琦森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醫健:醫健寶庫:虛擬實境 讓醫科生親歷家屬哀傷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729-0729_00176_025/ …
-
24 Jul 2023
醫健寶庫:對病房中潛在的宗教微歧視防患未然 | 東方日報
醫健寶庫:對病房中潛在的宗教微歧視防患未然 幾年前,美國曾討論立法保障以宗教為由而拒絕為某些病人提供服務的醫護人員。換言之,醫生可以違反自己的信仰為由拒絕治療信奉其他宗教、或LGBTQ社群的病人。事件引起廣泛爭議。 香港乃多元文化社會,公立醫院設有基督教院牧部、天主教牧靈部及佛教院侍部,以關懷危疾重症病人的靈性需要,當中以佛教院侍部歷史較短並較鮮為人知。曾有醫科生認為出家人消極避世,質疑佛教心靈關懷是否能夠真正幫助臨終病人。 我們可用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來統稱這些細微到說話者可能未察覺,但藏身於小小的嘲弄與輕視中的歧視行為:2018年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醫護人員對末期病人宗教信仰的微歧視,源於對生命最後階段的靈性議題缺乏認識。 根據《香港癌症策略2019》,醫管局將以病人為本的方針提供全方位服務,而靈性關懷工作者獲醫管局認可為跨專業團體的成員,為癌症病人及家屬提供護理。為此,我們需要改善醫科生對這群「醫院同事」日常工作的認識。 今年,港大醫學院在四年級醫科人文課程,透過放映近年台灣一齣關於三位臨終病人靈性需要的紀錄片《回眸》,輔以瑪麗醫院佛教院侍部主管傳燈法師及前醫務社工的分享,幫助同學了解公立醫院現有的佛教心靈關懷服務,並反思醫護如何尊重不同病人的宗教信仰。 我曾在課堂上問同學:「假設你是腫瘤科醫生,一位跟你信仰不同但相識已久的病人邀請你為他祈禱或誦經,你會應允嗎?如打算婉拒,又會怎樣回應病者的靈性需要?」 醫學人文關懷的課題,有時比醫科試題更刁鑽呢!作者感謝香港大覺福行中心佛教院侍部及台灣大悲學苑支持。 王琦森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醫健:醫健寶庫:對病房中潛在的宗教微歧視防患未然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722-0722_00176_064/
-
17 Jul 2023
醫健寶庫:共度孤獨時光 | 東方日報
醫健寶庫:共度孤獨時光 孤獨的定義是在生活中無法達到個人期望可建立的社交關係,而社交孤立是指缺乏社交關係,例如在無可選擇下獨居。孤獨和社交孤立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亦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新冠疫情期間的社交隔離措施亦導致孤獨和社交孤立的個案有所增加。 學院在12年前已開始將靜觀課程納入醫學教育,所有醫科生都需要修讀一定時數的靜觀課,訓練專注力,協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壓力,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和同理心。 調查:全球四成青年人感孤獨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社交孤立與孤獨有關聯,但是不同的研究卻有不一致的結果。在新冠疫情前,英國BBC的調查顯示,全球高達40%的青年人感到孤獨。在內地,35,254名60歲及以上的被訪者中,31%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孤獨感。 孤獨被認為對健康帶來多種負面影響,包括短壽、心血管疾病、中風和情緒病。孤獨與肥胖、糖尿病和吸煙等均被列為健康風險因素。英國和美國的研究還發現,孤獨是重大的公共衞生問題,對醫療保健系統造成額外的財政負擔。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收集與孤獨有關的數據,但孤獨在本港亦很普遍。本港一項小型問卷調查顯示,近六成65歲及以上居民的被訪者感到極度孤獨。住在中西區、觀塘和葵青區的人孤獨感最高。 要妥善應對孤獨帶來的健康風險,本港應積極尋求改善方案。首先是採集全港與孤獨有關的數據,繼而因應不同地區的需要提供適當支援。社區醫療和基層醫療應大力推廣社區互助,讓有需要人士得到協助,並且鼓勵和推動社交活動。只要共同努力,我們定可共度孤獨的時光。 Dr Zohar Lederman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博士後研究員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醫健:醫健寶庫:共度孤獨時光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715-0715_00176_026/
-
10 Jul 2023
醫健寶庫:觀自在醫學 紓緩緊張情緒 | 東方日報
醫健寶庫:觀自在醫學 紓緩緊張情緒 靜觀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漸受重視。通過靜觀,醫科生可以更有效地應對緊張情緒和壓力,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反省能力,從而提升臨床實踐的質素。 港大醫學院在12年前已開始將靜觀課程納入醫學教育,所有醫科生都需要修讀一定時數的靜觀課,訓練專注力,協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壓力,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和同理心。 靜觀於1979年由麻省理工大學的喬.卡巴金教授創立,他以佛學、瑜伽,及實證科學等理論設計出靜觀減壓課程(MBSR),幫助了很多長期受情緒病困擾的病人。靜觀提倡的覺察、專注、轉變觀點等原則,能有助減壓,減少情緒病的復發。有多項研究指出靜觀治療能為個人及社會節省金錢和資源,對病人、照顧者和整個醫療系統都有裨益。 靜觀練習 伸展身體 除冥想外,靜觀練習還包括伸展運動、情境想像、靜觀進食及靜觀步行等,近年不同的靜觀課程都鼓勵把靜觀融入生活。醫科生多做靜觀練習,培養靜觀的心理狀態,放下內心的執着,能更認識自己,以慈悲的心照顧自己和病人。有時面對人生無法改變的生老病死,也能接納當下處境,用平常心面對。 靜觀並無宗教規範,以靜觀覺察自己,活在當下,以慈悲為懷的信念助己助人,就是當下醫科生最適切的培訓。 陸寶玲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講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原文網址:醫健:醫健寶庫:觀自在醫學 紓緩緊張情緒 | 東方日報 | 要聞港聞 https://orientaldaily.on.cc/content/news/odn-20230708-0708_00176_026/
-
29 Jun 2023
A Lonely Death During a Pandemic
A Lonely Death During a Pandemic
-
28 Jun 2023
Changing Old Attitudes (HKU Bulletin)
Changing Old Attitudes Age-related bias is a persistent problem with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A teaching project in HKUMed aims to counteract this by adapting photo-elicitation …